微信公众号手机站

地矿文化

最新新闻
图片新闻
地矿文化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地矿文化

公馆里

来源:管理员     所属分类:地矿文化     阅读次数:2049     发布时间:2021-12-15

    生于斯,长于斯,迁出于斯,然不忘于斯……


    南靠羊山青草甸,流穿清澈公馆河。公馆里,依偎在这山环水绕之处,像是襁褓中的孩子,又像是遥远夜空中月亮身边紧挨着的星星……其实这里是已经开采了几十年的老矿区,然而也不光是这么简单,更重要的是——这里是陕西地矿第一地质队的发源地。


    每念于此,便潸然泪下,无外乎,根深蒂固,难念于经……听地质老前辈讲起,一队在成立之初正是生长在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旗帜下,毛主席的谆谆教导“为人民服务,为国家做贡献”鼓励了一大批满怀热血的年轻人投身到公馆里这曾经荒山野岭的地方,为祖国的发展寻找资源,那时候人人干劲十足,在生存条件极其恶劣的环境下硬是杀出了一条血路,一队就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了。


    一队在此后的20多年时间里迅速发展壮大,成为当地最为闪耀的星星,第一段村级公路,第一座砖瓦房,第一个24小时不间断供电,第一个篮球场,第一座子校,第一台电影放映机,惹得十里八乡的老百姓都要来看看热闹,太多的第一在当地上演了一出神话。当然,一队的鼎盛也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造福了当地老百姓。人群渐渐聚集,四五成户,七八成村,人们不再十里不见君,对面山头相望了。


    一队在50年代建队初期发现的公馆和青铜沟汞锑矿成为此后几十年经久不衰的动力源泉,公馆里一下子也成了全国比较著名的有色金属“汞锑之乡”。因队部发展需要,70年代末一队迁到安康市,从此一队远离了公馆里,远离了曾经温暖的襁褓。


    时隔30多年,巧合的工作机缘又让我们重返公馆里,身边正好有个曾经在公馆里干过地质工作的老同事,当每天下山经过曾经的队部驻地,他就用手指这指那告诉我们队部的详情,几间残留的青砖楼舍已构建不全当年的盛况,但那坚韧厚实的砖块给了我们无限想象。听他眉飞色舞地讲起过往的兴衰与辉煌,更替与变迁,无不使人唏嘘感慨。公馆里,见证了一队的发展,更是一队历史的源点。


    夜晚的风吹动山林里的树叶沙沙响,是要下雨了,公馆里的夜挺冷的,在这样的夜里,闭上眼,门前的公馆河又从我的心间流趟而过……


↑上一篇:​大美汉中
↓下一篇:银溪如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