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矿文化
- 地矿文化 >
说说“和而不同”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语出《论语·子路》,意思是: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所谓“同而不和”则是指小人习惯于在对问题的看法上迎合别人的心理、附和别人的言论。但在内心深处却并不抱有一种和谐友善的态度。
哲学家说,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这是客观存在。事物总是有千万种差别,但却可以在这多元的世界中协调发展。自然界中有各种飞禽走兽、人类、微生物,协调共生在地球这样的个庞大的星球之上。贝多芬的命运交响乐曾经叩动了多少代人的心弦,也是不同的音符组成的。上世纪20年代北大校长蔡元培,就是以“和而不同”治校的大师,他对各种学术流派兼收并蓄,各扬所长,形成北大“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
“和而不同”是富有中国人思维的大智慧,也是中国文化贡献给人类的大智慧。在处理人和人之间的生活关系、工作关系,在处理国家之间的关系时,深谙此道,大有裨益。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某一问题持有不同的看法,这本是极为正常的。真正的朋友应该通过交换意见、沟通思想而求得共识;即使暂时统一不了思想也不会伤了和气,可以经过时间的检验来证明谁的意见更为正确;因此,真正的君子之交并不寻求时时处处保持一致;相反,容忍对方有其独立的见解,并不去隐瞒自己的不同观点,才算得上赤诚相见、肝胆相照。但是,那些营营苟苟的小人却不是这样,他们或是隐瞒自己的思想,或是根本就没有自己的思想,只知道人云亦云、见风使舵。
中国共产党人倡导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就是“和而不同”在当代的具体实践。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锐利的武器,达到提高认识,改正缺点,从而促进工作,推动事业的发展。
我国著名的人类学家、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他晚年说过四句话:“各美其美,美人其美,美美与共,世界大同”。他讲的是文化问题,意思是说,世界上的各种文化,都有其长处,“各美其美”,是指首先要看到自己文化的长处,不自卑,不失重,不妄自菲薄。“美人其美”,是说光看到自己文化的长处还不够,还要看别人文化的长处。世界上各种文化都有其长处,是不言而喻的,问题是能否看到并且承认其长处。各种文化的优长,彼此互赏,相互吸收,众美和合,就是“美美与共”。如此的结果,“世界大同”并非不可以期待。
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处理国家关系时,运用“和而不同”的生动范例。全球190多个国家、约70亿人口,我们因何而紧密相连、为何不该一意孤行,未来又将走向何方?迈向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中国领导人基于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入思考给出的“中国答案”。新时期,中国人民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追求的不仅是中国人民的福祉,也是各国人民共同的福祉,关于命运共同体的传统理念得到进一步发扬光大。
翻开十九大报告,新时代的新要求就是和而不同,它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基础,是创新与进步的不竭动力,所以和而不同,理应成为我们共同的精神理念与处世智慧。